当前位置:首页 >> 帚菊属

创新机制当阳嘉兴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经验谈黄皮属

2022-07-21 03:55:32  龙蛙农业网

创新机制:当阳嘉兴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经验谈

湖北省当阳市嘉兴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,现有社员123人,其中农机工程师3名,六级修理工12名,下设机耕整、机收获、机播种机植保和三包维修4个服务队,拥有各类农田作业机械484台套,修理设备18台套,修理车间100多平方米,固定资产总额1500余万元,是当阳市规模最大的农机合作社。合作社成立4年来,实现了作业范围不断扩张和服务产值逐年增长,2013年,作业服务面积28.5万亩,年服务总收入1011.6万元,纯收入705万元,社员人平分配纯收入5.7万元,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,2013年,合作社被省农机局评为省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。

一、大户带动,部门扶持

合作社理事长陈家新是原草埠湖农场一名干部,很有经济头脑和组织能力,通过国家的惠民政策,农业、农机部门的大力培植和自己艰苦奋斗,逐步发展成为当阳市最大的农机户,拥有各种农机具达35台(套),农机固定资产达到150万元,2009年,被省农机局评为全省百名模范农机大户,2010-2012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200个农机大户示范点。

一花独放不是春,一人致富不算富。在国家鼓励、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感召之下,陈家新意识到单枪匹马难有大的突破,必须顺应形势发展,依靠集体力量,整合各方资源,形成规模经营,方能以“少”取“大”,实现共同富裕。于是,他主动联系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农机大户,协商组团建社,在农业、农机、工商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,嘉兴农机合作社应运而生。

合作社成立后,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相关部门的精心呵护。当阳市农机局专门组织合作社理事长,到省内几个著名的优秀农机合作社参观,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。介绍合作社骨干参加农民合作组织培训班“充电”。及时为合作社提供政策、技术、市场等信息及建设、发展规划、方案。每年多次深入合作社“问诊”、“把脉”,谋划发展,为合作社理清思路、指明方向。将每年的农机购置补贴专列对合作社重点倾斜,优先满足,合作社共享受购机补贴20多万元,扶持合作社做大做强。2013年,当阳市农机局推荐合作社参评省级农机示范社,帮合作社扩大影响。为确保合作社农机安全生产,该市农机安全监理站监理人员每年下到合作社,给社员上农机安全知识课,集中社员及其机具检审验,与合作社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,组织合作社与社员签订农机安全生产合同。当阳市、镇党委、政府非常重视合作社的发展,为合作社征地建设机库、修理间,帮助合作社投资新建粮食烘干厂征地协调500平方米及融资,扩大再生产,协调有关部门为合作社流转土地1500亩,用于合作社经营,为合作社成长进步给足了政策,创造了宽松的环境。

二、规范运作,创新机制

合作社建立健全组织机构,内部分工明确,各司其职,制定并通过了社员管理制度、社员大会管理制度、理事会议事制度、监事制度、财务管理制度、利润分配制度,还制定了农机作业标准,设立了社员帐户,实行财务公开。2011年合作社还成立了工会组织。

为统一管理,规模经营,搞活经济,合作社创新机制,以股份为纽带,实行“七统二分”的管理模式,即统一组织购机、统一机车调度、统一作业价格、统一作业质量、统一燃油供应、统一机具配件、统一维修保养,按资分配与按劳分配相结合。机制创新激活内部潜能,调动了全体社员积极性和主动性,实现了全员当家,民主理财,同心协力,共同致富。

三、优质服务,利农便民

充分利用市场 合作社 农户的经营模式,及时为社员提供各方面便捷服务。

1、农机维修及配件供应服务。由于本地主要机型是约翰·迪尔系列收割机和拖拉机,为了帮助机手解决维修和配件供应问题,合作社与约翰·迪尔维修代表多次协商,并请他们前来实地考察,在达到维修标准后,约翰·迪尔公司委托合作社为三包维修服务点。每年邀请该公司专家前来技术指导和培训,同时,合作社专门派一名理事到该公司学习维修技术,并取得了该公司的维修资格证书,负责本区域三包维修服务,让社员足不出村即可完成机车维修保养;

2、供油服务。合作社与中石油当阳分公司达成协议,保证以低于市场价优先供油,并送油到家,不误农时;

3、市场信息及新机具新技术服务。2011年,合作社与湖北神洲新能源发电股份公司签订秸秆收购协议,在理事长陈家新的带动下,2名社员各自购买一台3316型联合收割机,平均年收割面积3000亩,纯收入3.8万元。针对本地玉米种植面积大,农民迫切需求机械收获的情况,2011年,陈家新带领社员在石家庄市率先购买了12台五行和六行的玉米专用割台,配在各自的联合收割机上,每年在本地收割玉米45000多亩,收入200多万元;

4、作业市场信息服务,组织跨区作业。合作社主动直出去,提前摸清外地市场,联系并落实作业面积,确定收割地点、行走路线和作业价格,本地作业结束后,即刻组织跨区作业,增加创收。合作社收割机到河南、河北等地收割小麦,年平均单机收割面积1000余亩,创纯收3.5万多元。由于有规模、讲信誉,收割质量好,深受当地干部群众欢迎,合作社获得了稳固的外地作业市场;

5、学习交流及安全生产服务。合作社利用农闲时间召集社员相互学习,相互交流,集思广益,献计献策。聘请当阳市农机监理人员上门培训、年检年审、签订安全责任书,让社员牢固树立致富不忘集体,创收不忘安全意识。2012年,合作社所在的郑湖村被评为当阳市农机平安示范村,理事长陈家新荣获省“文明交通农机驾驶人”的称号。

合作社为社员服务的同时,充分发挥服务广泛、集团作业、规模经营优势,为农户提供从耕整、播种、植保、收割、秸杆还田和打捆等全程“保姆式”机械化服务,方便农民,深受农民欢迎,服务面积和范围逐年增长,自2010年以来,合作社年平均服务面积10万亩,2013年达到28.5万亩,另外自主经营土地面积1.3万亩。

四、规模经营,合作共赢

1、促进了社员经济收入提高和合作社实力增强。社员年均分配纯收入6万元左右,比当地非社员人均增收2万元,并且带动大量非合作社农民工创收,仅2013年全程农民工用工达2000多人,为农民工创收近25万元,开辟了农民工再就业和增收出路。合作社实力逐年增强,固定资产从成立时的410万元增加到目前的1500万元,年服务创收也从72万元猛增到1000多万元;

2、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多渠道致富增收。合作社现在只用原来劳动力的20%就可以完成生产,剩余的劳动力可以转移到二、三产业。今年仅郑湖村就有30多名劳动力获得解放,或进厂务工,或外出打工,或在家创业,拓宽了致富门路;

3、促进了生态文明和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。过去,由于使用小型机械耕作,普遍存在耕地土壤板结、保水保墒能力差、抗灾能力弱、作物产量不高的问题。现在,使用大型机械深松整地、根茬还田和秸秆过腹等作业,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状,提高肥料利用率,增强土壤的肥力和蓄水保墒能力,节约水资源,还能避免秸秆焚烧、减少污染,有利于发展农村生态种养殖业,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,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良性发展;

4、促进了学习型乡村建设和农民科技素质提升。大量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,农民普遍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和新机具新技术带来的实惠,继而强化了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” 的理念,引发了一场学科技、用科技的热潮。该镇镇里每次搞培训,总是座无虚席,农民参加培训非常踊跃,特别是一些年轻人,改变了“喝酒打牌赌博”的不良习惯,有空就泡进图书室读书,养成了学科技的好习惯;

5、促进了乡村公益事业建设和民生条件改善。原来村集体经济基础不好,基本没有收入来源且负债,长期处于“没钱办事”。实施农业机械化示范,村里有了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,并被作为合作社的集体股,使村集体有了公益金提取渠道。这样,村的集体积累越来越多,基础设施、公益事业、民生条件得到不断改善,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提高。

平庄煤业集团

温州整形

沈阳最好的人流医院

四川李佳

白癜风怎么治疗

相关资讯
友情链接